节后上班,“戒断反应” 来袭
春节假期总是在欢声笑语和轻松惬意中过得飞快,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假期就结束了。当大家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满心不舍地告别家人,拖着行李箱回到工作城市,就不得不面对重新回归工作岗位的现实。
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的清晨,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不少人都在被窝里挣扎:“再睡五分钟,就五分钟……” 然而,这五分钟往往会变成十分钟、二十分钟,最后只能匆匆忙忙地洗漱、穿衣,一路小跑着赶去上班,生怕迟到。到了公司,坐在工位上,整个人也是无精打采的,眼神迷离,脑子昏昏沉沉,对眼前的工作任务毫无头绪,心里还在想着假期里那些美好的时光,比如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走亲访友时的热闹场景,还有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惬意。
这种从假期的轻松闲适到工作的紧张忙碌之间的巨大落差,让很多人都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这就是所谓的 “春节戒断反应” 。在 2 月 5 日蛇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春节戒断反应 #话题强势登上热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和共鸣。大家纷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感受,有人说:“假期就像一场梦,今天梦醒了,感觉心还没收回来,根本不想上班。” 还有人调侃:“我的灵魂还在放假,身体却已经被迫来上班了。”
“专家建议开工首日少干活” 引热议
就在大家纷纷吐槽 “春节戒断反应” 时,一则专家建议迅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浙江省中山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裴双义表示:“上班第一天建议少干点活,从比较简单容易顺手的工作开始做起,不要给自己增加很大的强度,如果不这样容易导致退潮忧郁症。从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变成了一个比较有压力的环境,我们会对这个环境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 。”
这一建议看似简单,却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和各种有趣的反应。有的网友看到这条建议后,先是一愣,随即开启了调侃模式:“专家太懂我了,这简直就是我的心声啊!要是真能少干活,这上班的痛苦指数能瞬间降低一半。” 还有网友幽默地说:“专家是不是偷偷在我身上装了摄像头,我正想着怎么能少干点活呢,他就把建议说出来了。”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对这一建议提出了质疑。有人无奈地表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专家的建议是好,可在实际工作中,哪能说少干就少干啊?领导才不管你是不是刚过完节,任务指标可不会因为这个就减少。” 还有人吐槽:“要是真能少干活还不被批,那我天天都想过节后第一天。可现实是,一上班就有一堆紧急的工作等着处理,想少干都难。”
在众多的讨论中,也有一些比较理性的声音。有网友认为,专家的建议从科学和人性的角度来看是有道理的,只是在实际的职场环境中,很难得到有效的执行 。毕竟,职场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即使想在开工第一天轻松一些,也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不得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