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高开疯走”。2月11日上午,据网络平台数据,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87亿元。
在电影走红的同时,主角哪吒的身世也成为网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个火遍全网的“三岁小孩”到底是哪里人?围绕这个问题,全国多地正在开启一场“抢吒儿”大战。
全国多地争相给哪吒“上户口”
“住手!你知道陈塘关是嘛地,介是河西地界,哪吒三太子是咱天津河西人!”2月4日,天津文旅官方微博发布视频,并配文案“哪吒闹海在天津陈塘(天津河西)”,开启“抢娃”的序幕。
△图片截自天津文旅微博。
这还只是个开头。在之后的几天里,天津发布账号持续更新“哪吒”相关内容,不断挖掘电影中的天津元素,包括但不限于:“陈塘关就在天津,哪吒是河西陈塘庄人”“哪吒小镇里印着120103开头(天津市河西区)的哪吒身份证”“影片中做藕粉的大叔、阿姨和章鱼将军等角色一口地道的天津话,且为这几个角色配音的演员龚格尔是天津籍电影人”。
伴随着天津的率先“认亲”,安徽、四川、河南等省份也不甘落后。
2月6日,安徽发布消息称,哪吒很可能是在安徽固镇“闹的海”,从该镇村头到渡口,说起哪吒无人不知,还有很多以哪吒为主题的雕像和墙画,并称“哪吒闹海”的传说在当地世代流传,已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
安徽方面认为,明成化《中都志》中有记载,九湾附近的五河口民众围剿潭中恶蛟。
安徽省蚌埠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固镇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王中华认为,在《封神演义》中,哪吒降生于陈塘关,七岁时于九湾河戏水,引发与龙王的争斗。而在固镇县刘集镇,浍河从固镇至澥河入浍口共有九道大湾,故俗名九湾河,与小说中“九湾河”的描述如出一辙。九湾河南岸,至今仍留存“陈塘渡”地名,相传为陈塘关旧址。
日前,四川宜宾也发表文章《哪吒“老家”,就在宜宾!》,从“战场痕迹”的角度“认亲”:“相传,宜宾南广镇陈塘关是哪吒出生地。南广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龙脊石是由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打死以后的尸骨化身而成的。”并列举了哪吒洞、哪吒行宫、天池公园还生阁、灵鹫山“鹫州塔(旧州塔)”等哪吒元素的文旅地标。
此外,“四川日报”微信公众号2月6日发表的文章《别争了!哪吒必须是四川人》提及,2019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中国哪吒文化之乡”授牌给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如今在宜宾,哪吒的形象不仅出现在大街小巷,哪吒文化也深入宜宾人的日常生活。
“俺哩乖乖!哪吒是咱河南老乡!”2月10日,河南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也发表文章,利用最近同样大火的DeepSeek从名称演变与军事地位、遗址与出土文物、专家观点与文献支撑等角度分析了“哪吒故里在河南西峡县”的合理性。其中提及,20世纪60年代,河南村民曾挖掘出秦汉时期的砖瓦及庙宇遗物,证实哪吒祖庙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现存“陈塘关遗址”石碑记载了李靖父子镇守此关的传说,并提及他们助周伐纣后位列仙班的故事。
此外,南阳学者刘东阳认为,哪吒传说与南阳关联紧密,如姜子牙先祖封地吕(今南阳西)、申国(西周南阳封地)与申公豹的潜在联系等,均强化了南阳作为神话原乡的合理性。《西峡县志》详细记载了祖庙原貌及历史变迁,为文化研究提供文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