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比亚迪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一次性把王朝网、海洋网的 21 款车型全转换成 “ 智驾版 ”。
具体价格在下图里,整体来说就是 “ 加配不加价 ”。


整场发布会看下来,比亚迪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全系搭载 “ 高阶智驾 ”,开创所谓 “ 全民智驾时代 ”。
从加配不加价的策略上来看,比亚迪是铁了心要把战火从价格战打到智驾战,当然这也是一种另类的价格战。以后用户买电车,可能第一句就会先问,“ 这车有高阶智驾吗?”
正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信心满满说的那句话:“ 未来 2 到 3 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到那时,没有高阶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而对于比亚迪提到的智驾平权,知危也咨询了汽车行业分析师、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他表示,比亚迪在这个时间点入局智驾战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 目前智驾系统在中国也发展了很多年,比较成熟了。市场上供应商也比较多了,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价格都已经降下来了。它不像早期的那时候,比如说特斯拉它一个智驾系统还要收费 6.4 万元。”
“ 提前入局的话,智驾技术不成熟,成本很高,不适合于在王朝、海洋这种中低价位车型上搭载。现在正好智驾系统已经进入到 15 万元区间的车型,像我了解到,零跑在 15 万元以内的车型上也搭载智驾了,甚至有些车企在 10 万元的车型也搭载了智驾。所以比亚迪在这个时候开发布会时间节点选得非常好,刚好它也是行业的领头羊企业。这次发布会以后,它会引领中国汽车行业新的一个潮流,就是在10 万块钱甚至以下的车上搭载智驾系统。”
对于比亚迪这场发布会给中国新能源车带来的影响,张翔也表示,会对其它品牌造成一个很大的冲击。
“ 现在天神之眼( 比亚迪智驾系统 )已经能实现城市 NOA 和高速 NOA,而在 20 万以下价位,很多品牌的车型都没有这两项功能。比亚迪此前已经在高端车型如腾势、仰望上验证过这个天神之眼了,那现在它把这个天神之眼再进一步下沉,一方面有利于系统的训练数据收集,形成正反馈,另一方面也能摊薄智驾的成本。其它车企也将被迫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因为以后的消费者哪怕买十几万的电车,也会有新的标杆,就是一定要有城市 NOA 和高速 NOA。”
对于比亚迪这次智驾普及战,市场热情很大,早在几天之前,比亚迪宣布此次发布会时,其股价就迎来涨停,而从比亚迪发布会对于智驾研发介绍来说,比亚迪的确可以说是 “ 进步神速 ”。
比亚迪一名智驾研发张林( 化名 )告诉知危,去年之前比亚迪其实并没有很看重自研智驾,一直都是自研和供应商方案在同步进行,直到去年下半年,公司才开始花大力气在自研上堆人。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智驾研发团队就从几百人扩充到五千多。
“ 组织架构一直在变,从我入职就没有停过,公司还搞淘竞聘机制. 一边淘汰,一边补充新鲜血液。”
当被问到为什么去年突然这么着急在自研上突破时,张林回道:“ 电车时代进入后半场智能化,公司感觉到明显落后了( 指之前供应商提供的方案 ),有些乏力。”
“ 尤其是去年用供应商方案推出的汉、唐智驾,市场反馈并不好用,甚至出现了自动泊车上墙的事故。公司内部此前做过数据统计,包括腾势、方程豹在内的车子智驾功能开启率不到 20% 。”
这样的状态,使比亚迪争分夺秒要搞出 “ 全栈自研 ” 的智驾系统。
内部把自研智驾称为 A 项目,参与这个项目的人被称为 A 友,A 友们为了赶在年后能发布,刚过去的春节都没放假,在脉脉上你还能看到 A 友们在相互调侃打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