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一部名为《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的动画电影因涉嫌抄袭《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发全网热议。该片从海报设计到人物造型,再到剧情设定,均被指与正版《哪吒2》高度相似,甚至被网友称为“山寨哪吒”。目前,该片在第三方平台评分跌至2.5分,85%的观众给出1星差评,成为春节档口碑最差的电影之一。
山寨风波:从海报到剧情,全面“撞脸”
《我是哪吒2》自上映以来便争议不断。其海报设计采用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相似的水墨风格和红黑配色,甚至将“哪吒”二字刻意放大,试图误导观众以为这是正版续作。此外,片中哪吒、申公豹等角色的造型也与《魔童闹海》如出一辙,被网友调侃为“复制粘贴式抄袭”。
更令人咋舌的是,剧情设定也被指直接“嫁接”正版内容。有观众表示:“看完才发现,李逵成了李鬼,哪吒成了那托。”影片制作粗糙,画风被批“梦回20年前”,剧情逻辑混乱,6个角色磨磨唧唧讲了85分钟,毫无新意。
网友怒斥:骗钱烂片,别上当!
随着山寨行为被曝光,网友的愤怒情绪迅速发酵。在电影评分平台上,85%的观众给出1星差评,评论区充斥着“骗钱烂片”“别去看,这是山寨哪吒”等留言。有观众表示:“冲着《哪吒2》的名字去的,结果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感觉自己被欺骗了。”
武汉一家影院的负责人杨先生透露,上映初期确实有观众误以为这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续作,但看完后纷纷反映“上当受骗”。由于票房表现不佳,影院很快减少了排片量。
法律争议:是否构成侵权?
针对《我是哪吒2》的抄袭争议,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虽然古典神话不受著作权保护,但具体情节创造和人物关系安排可能构成侵权。如果《我是哪吒2》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角色形象、道具设定等方面存在实质性相似,片方应承担侵权责任。此外,电影名称过度相似也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行业反思:山寨电影为何屡禁不止?
事实上,山寨电影并非个例。近年来,诸如《猛鬼吹灯之寻龙诀》《唐人街命案》等跟风作品层出不穷,试图通过蹭热度、打信息差获取短期利益。然而,这种“恰烂钱”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观众的权益,也破坏了电影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人民文娱曾点名批评《我是哪吒2》,称其“海报风格高度借鉴,角色造型高度撞脸,主打一个信息差,骗进去一个是一个。”这种短视的行为不仅烧尽了观众的口碑,也透支了影视行业的未来。
结语:支持原创,抵制山寨
《我是哪吒2》的惨淡收场,再次为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山寨电影或许能带来短暂的流量,但终究无法赢得观众的尊重与认可。只有坚持原创,打磨精品,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正如网友所言:“经典IP虽然香,但也要讲究吃相。一味山寨而不求创新,终究会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