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隧道内突遇逆行车辆,车主大叫着避让” 的相关事件频繁引发关注,一个个惊险瞬间让人心惊胆战,也为广大交通参与者敲响了交通安全的警钟。
2 月 11 日 17 时许,在 G22 青兰高速兰州方向,一辆小型轿车竟一路逆行了 60 多公里,沂源高速交警大队接到报警后紧急处置。无独有偶,2 月 13 日在浙江,一男子驾车在隧道内正常行驶时,突然遭遇逆行车辆,他条件反射般猛打方向盘,才惊险躲过一劫。还有 8 月 1 日上午,福泉交警接到举报,马场坪往福泉市区方向隧道口,一辆白色小轿车逆行,导致众多正常行驶车辆纷纷紧急避让。更有甚者,12 月 5 日在广州黄埔大道隧道,一位大爷坐着电动轮椅在密集车流中逆行,过往车辆只能纷纷避让,大爷却淡定自若,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险性。
这些隧道逆行事件,每一起都令人后怕。对于正常行驶的车主而言,隧道内光线相对较暗,驾驶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前方路况,突然出现逆行车辆,根本来不及做出周全的反应,只能本能地尖叫、紧急避让。这种瞬间的应激操作极有可能导致车辆失控,撞上隧道墙壁、其他正常行驶车辆,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而且,隧道内空间相对封闭,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难度大,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还会导致交通拥堵,影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正常出行。
隧道逆行的原因多种多样。部分驾驶员是因为不熟悉道路,导航出现偏差时,没有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而是为了图方便直接逆行。还有些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心存侥幸,认为短距离逆行不会引发严重后果。像坐轮椅在隧道逆行的老人,或许是对交通规则缺乏认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公共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了避免此类危险情况再次发生,必须多管齐下。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在隧道等重点路段加强巡逻管控,利用电子监控设备,对逆行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宣传、媒体报道、学校课程等多种渠道,普及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让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能深刻认识到隧道逆行的严重危害。对于驾驶员来说,出行前一定要规划好路线,熟悉道路情况,如果在隧道内发现走错路,应继续行驶至出口,再重新规划路线,切不可贪图一时方便而逆行。
隧道逆行是拿生命在冒险,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道路更安全,让每一次出行都平安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