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排名近日发布,广西高校格局呈现新变化。作为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风向标,这份由科学出版社发布的榜单中,广西共有28所本科院校上榜,形成"双雄引领、多极发展"的竞争态势。
其中广西大学以全国第120位的成绩稳居区内榜首,广西师范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国154名,两校均获评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成为支撑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第二梯队中,桂林理工大学(159名)、广西医科大学(180名)等7所高校构成区域特色高校集群。值得注意的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19名)在信息技术领域持续发力,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第三梯队则由南宁师范大学(245名)领衔,13所地方院校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其中北部湾大学(363名)在海洋科学领域崭露头角,2024年获批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应用型高校的崛起,桂林航天工业学院(421名)依托航天科工集团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其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98%以上。在医学教育领域形成"一超多强"格局,除广西医科大学外,桂林医学院(342名)的口腔医学、右江民族医学院(353名)的壮医特色学科均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艺术类院校中,广西艺术学院(290名)保持领先,其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广西医科大学第4
位列全区第四的广西医科大学(全国180名),持续巩固其在华南地区医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附属医院年门急诊量突破500万人次。
学校2024年与东盟国家医疗机构共建"中国-东盟医学联合研究院",在热带病防治、民族医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5+3"一体化培养模式覆盖全部临床类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率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20。

广西财经学院第12
排名第12的广西财经学院(全国349名)凸显专业特色,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专业通过ACBSP国际认证。学校打造的"东盟财经大讲堂"已举办62期,与越南、泰国等国家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
广西财院的2024届毕业生在自贸区相关企业就业比例达37%,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项目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其应用经济学学科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形成独特优势,连续三年承担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专项课题。

桂林旅游学院第22
位居22名的桂林旅游学院(全国475名)深耕旅游教育35年,构建"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特色体系。学校酒店管理专业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开发的"智慧文旅大数据平台"服务广西14个4A级以上景区。
2024年与携程集团共建产业学院,首创"沉浸式实训+顶岗轮训"培养模式,毕业生创业率连续三年达8.6%。其主持编制的《乡村旅游服务规范》已成为广西地方标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智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