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一群动画片里的虚拟人物,能把活生生的演员按在地上摩擦?”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最近对着镜头发出“灵魂暴击”,一句“动画片票房吊打真人电影,该反思了吧”直接冲上热搜。再看看数据:《哪吒2》票房145亿,冲进全球影史前七,而隔壁某流量明星的新片,观众评价“演技还不如我家扫地机器人有感情”。

这届观众到底怎么了?是动画太会撩,还是真人电影在摆烂?今天咱就扒开这个“魔幻现实”,看看中国电影到底哪儿“中邪”了!
一、真人电影VS动画片:当“三个月速成班”遇上“五年高考集训营”
冯院长痛心疾首:“现在拍电影比煮泡面还快!”这话真不夸张。某流量古偶剧被曝“上午开机下午杀青”,剧组盒饭还没吃完,主演已经带着替身转场下一个剧组。反观《哪吒2》剧组,五年磨一剑,光哪吒的发型就改了48版——好家伙,这哪是搞创作,分明是在修仙!
某仙侠剧被扒出“抠图赶工”,男主和女主拥抱时,背后的桃花树居然是用Windows屏保P的,观众怒评:“这特效还没我小学微机课作业精致!”
而《哪吒2》团队为了3秒钟的“莲花重生”镜头,请来非遗传承人学了半年刺绣,最后用数字技术一针一线还原——观众:“看哭了,这分明是织女下凡搞动画!”

“现在有些剧组,剧本是AI写的,演员是替身演的,场景是绿幕抠的——合着真人电影才是最大的‘虚拟现实’?”
二、演技大逃杀:从“眼技派”到“AI演技”的退化史
冯远征提到80年代的表演课时,眼睛都在发光:“当年我们学‘眼中有戏’,现在?”他欲言又止的表情,比某些演员哭戏还有感染力。
1987年《红高粱》姜文:用眼神从黄土里烧出野性,观众说“他看镜头的瞬间,我闻到高粱酒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