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3月初,山东遭遇了一场“过山车式”天气:从2月底的暖意融融,骤变为暴雪侵袭。鲁西北和鲁中北部多地出现暴雪甚至大暴雪,济南市区积雪深度达13厘米,部分中小学停课、高速封闭、列车停运。这场被气象专家称为“极端性”的降雪,究竟因何而起?
---
一、两大天气系统“联手”发力
本次暴雪的“元凶”是强冷空气与西南气旋的罕见组合^1^2^5。
1. 西南气旋:从南方携带大量水汽北上,为山东提供了充沛的降水条件。
2. 强冷空气:自北向南迅猛推进,与暖湿气流激烈交汇,导致水汽凝结成雪。
3. 温度骤降:前期气温偏高,首轮降水以雨为主,随后冷空气强势介入,雨雪相态迅速转换,形成强降雪^2^5。
二、数据背后的极端性
- 降水量惊人:截至3月2日17时,全省平均降水量35.5毫米,折合水量约55.7亿方。滨州市区降雪量达36.8毫米,远超历史同期^1^4。
- 积雪深度破纪录:滨州阳信积雪13厘米,济南市区单日降雪量达17.9毫米,创下3月罕见纪录^6^7。
- 影响范围广:全省16市均现降水,11市、57县(区市)出现降雪,鲁西北和鲁中北部成暴雪“重灾区”^3^5。
三、暴雪的双面效应
利好面:
- 缓解旱情:山东前两月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4.7%,此次降雪大幅改善土壤墒情^2^8。
- 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积雪覆盖有效抑制火险隐患^3^5。
挑战面:
- 交通瘫痪:济南、滨州等地高速封闭,列车大面积停运或晚点^6^7。
- 设施农业受损:积雪压垮大棚风险陡增,多地紧急加固设施^5^8。
- 能源压力:用电用气需求激增,电力保供面临考验^2^8。
四、未来天气走向
据山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畅分析:
- 3月3日下午:新一轮雨雪再次影响山东,但强度较弱,主要影响鲁南及半岛地区^2^5。
- 4日:全省雨雪过程基本结束,气温缓慢回升,5日早晨鲁中山区最低温仍达-8℃^4^8。
---
五、专家提醒
1. 交通安全:中北部地区道路结冰风险高,需加强管控^5^8。
2. 健康防护:脆弱人群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注意防寒^5^8。
3. 农业应对:及时清扫积雪,防止大棚坍塌^2^7。
---
结语
此次山东暴雪,是气候系统剧烈波动的缩影。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唯有科学预警与全民应对结合,方能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