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里,网约车方便又实惠,可最近出了一件事,让网约车司机和乘客都炸开了锅!
2025 年 2 月 14 日凌晨,夜色笼罩着城市,大多数人都在睡梦中。一位乘客因为急事,在平台上下了一单网约车。到达目的地后,乘客支付了 243 元的车费。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深夜出行,可谁能想到,这背后隐藏着惊人的秘密。
司机在查看收入时,整个人都懵了,自己实际到手的金额只有 137 元 。这意味着平台抽成接近 50%!辛苦跑一趟,一半的收入没了,司机的震惊和愤怒可想而知。而乘客得知此事后,同样愤怒不已,立即向相关部门投诉。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这抽成比例也太高了,简直不合理!凌晨时段,本就是出行需求相对较少,司机们希望通过跑单多赚点钱补贴家用的时候,却遭遇如此高的抽成,这无疑让他们的努力大打折扣。而乘客们也觉得自己的钱花得不明不白,看到司机被抽成这么多,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象剖析:高抽成是个例还是常态

这起凌晨订单高抽成事件,到底是偶然个例,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呢?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并非首次出现。早在 2024 年 1 月,就有记者进行过调查。当时,记者通过高德地图下单,行程共计 11.77 公里,用时 35 分钟,乘客支付了 40.2 元车费,然而司机实收金额仅 23 元,超过 4 成的费用被平台收取 。2024 年 6 月底,深圳网约车司机赵强接到一笔远途拼车订单,在免佣期间,乘客支付 84.34 元,他却只收到 61.12 元,剩下的 23.22 元不知去向,据推测是平台转卖订单,被其他平台抽取了佣金。
从不同时段来看,凌晨、深夜等特殊时段,往往是网约车需求相对较低的时候,司机们为了多挣些钱,会更愿意接单。但一些平台似乎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提高抽成比例。而在白天高峰期,虽然订单量增加,但抽成也并不低。有司机反映,在一些大城市的上下班高峰期,订单抽成比例能达到 30% - 40%。
再看看不同平台,除了此次涉事平台,其他平台也存在类似的高抽成问题。比如在一些聚合平台,由于订单会被层层转卖,每个环节都要抽取佣金,导致司机最终到手的收入大打折扣。有的聚合平台订单抽成甚至超过 50%,司机辛苦跑单,却只能拿到微薄的报酬。
综合这些情况可以看出,网约车高抽成现象并非个例,而是在整个行业中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困扰司机和乘客的一大难题。
深度挖掘:抽成背后的利益链
